公路运输,一头关系着民生保供;一头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近期,受国际局势紧张、国内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影响,公路运输行业运转艰难。为缓解物流不畅对经济循环的负面影响,国务院、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多部门密集部署支持政策,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关爱运输从业者的相关措施。但目前来看,公路运输的堵点仍未畅通,运输从业者面临运营成本增加、运行效率下降、业务量大减等难题。
一、油价攀升 运输成本上涨
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涨,0号柴油价格创历史新高。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信息,自3月31日24时起,国内柴油价格每吨上调110元,折合升价,0号柴油每升价格上调0.09元。这意味着,物流运输车辆每行驶100公里,燃油费用就将增加3元左右。
目前在公路运输领域中,燃油成本占运输总成本的30%左右,是较大的支出项之一。而接连上涨的油价,势必会给运输企业带来更大的压力。诚然,大型物流企业能够依靠规模效应摊销油价上涨带来的新增成本,但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燃油价格上涨依然是制约企业不断“向上攀登”的主要风险之一。
相较全国性、规模较大的快递物流企业,中小型物流公司和个体运输司机受油价持续上涨的影响更大。近年来,公路货运行业本就低迷,运价、货运量逐年下降,而油价却一路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居高不下,让原本就很小的利润空间被再次压缩。
二、疫情反复 物流运输严重受阻
今年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点暴发,进一步冲击着公路货运行业。对于本就处境艰难的物流企业和个体货运司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据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管理分会数据统计,3月全国路网机动车交通量同、环比皆有所下降。其中,高速公路断面交通量环比下降39%,普通公路交通量环比下降8%;全国路网货车交通量尚未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新冠肺炎疫情反扑之下,货运时效降低、业务量减少、运营管理成本上升,已成为困扰物流企业的共性难题。
物流企业想要良好运转,货运车辆有效流通是关键,但目前由于各地防控政策不尽相同,导致大量持有通行证的车辆滞留在高速公路出入口,严重影响了货运时效,增加了包括燃油费、通行费等物流成本。而且部分地区防疫政策频繁变动,也加大了物流车辆在途的管控难度。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纷纷出台消杀政策,致使物流企业在经营中的消杀和防疫成本大幅上升。据相关部门测算,物流领域全年预防性消杀及货物监测等费用超过700亿元。部分省市对于货车司机核酸检测提出3日一检或持48小时核酸证明等具体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硬性成本支出。
目前港口货物集散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除上海地区外,由于疫情防控升级,且青岛往返潍坊、淄博、济南、烟台等地区的防控政策标准不一,导致很多货车司机出车意愿下降,造成符合进出港口条件的集运卡车资源越来越少,对货物进出港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鼓励政策紧密出台 畅通物流运输堵点
目前来看,无论是多地快递物流出现阶段性延缓或中断,还是一些地区的市民陷入菜难买、食难求的困境,抑或是部分企业因生产原件无法按时送达,从而放慢生产节奏甚至是按下“暂停键”,都足以说明部分地区采取“一刀切”的疫情防控措施,是欠考虑的,不仅使公路物流无法正常运转,还让部分区域的经济循环产生了梗阻,很多地区生活物资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因此,亟需政策层面给予正向引导,推动全国物流恢复运营。
如今,疫情防控导致的物流不畅已引发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关于统筹做好道路货运疫情防控和重点物资运输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落实货运车辆和人员常态化防控举措,加强统筹部署,科学合理设置防疫检测点,严禁擅自阻断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建立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制度,对于进出涉疫地区的重点物资运输车辆,根据需要申领《通行证》,《通行证》各省份互认;分类精准实施货车通行管控,不搞层层加码、“一刀切”,严禁简单以车籍地、户籍地作为限制通行条件。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综合施策保物流畅通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确定加大纾困和就业兜底等保障力度,对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在二季度实施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缓解这些行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多部委也密集发文落实,围绕交通运输、快递业务保通保畅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加紧研究细化帮扶措施。其中,交通运输部要求,受疫情影响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必须坚持开放运营,不得擅自关停;严禁擅自阻断或关闭高速公路、普通公路;严禁防控措施简单化、“一刀切”。
国家邮政局明确表示,疫情严重地区要依托周边物流园区(枢纽场站、快递园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加快设立启用物资中转调运站、接驳点或分拨场地等临时处理场所,为邮件快件转运提供便利。
在配套金融服务方面,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部署了加大资金支持、帮扶重点群体、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保险保障、确保资金安全六项政策,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
在“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下,各地方政府出台针对性政策时,需充分考虑公路货运行业的实际情况,做到疫情防控与民生供应“两手抓”。一方面,通过科学手段精准实施交通运输管控,堵住防控漏洞,以防疫情扩散;另一方面,最大限度拒绝“一刀切”,减少不必要的封控和滞留,采用更为灵活的应对措施,确保物资运输畅通。各地疫情防控政策尽量统一,对有效期内的个人健康码、核酸检测证明等信息,实施各地互认。
四、多方协力 共同推进公路物流健康发展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油价上涨等影响,公路物流行业普遍面临需求不振、供给不足、预期下滑等困境,给运输从业者带来诸多挑战,也将行业存在的短板暴露无遗。不过,面对困境,也催生了物流人对供应链新模式的探索与完善,倒逼整个行业朝着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在市场日趋饱和、疫情反扑的冲击下,谁能将成本把控、运力组织以及服务提升做好,谁就能在此次转型升级中突出重围,跨入新的阶段。
针对运价持续低迷的问题,应由物流协会倡议、政府主导,与一线从业者合力推进运价恢复到合理区间。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细分领域,借助货运平台的大数据能力,建立规范的运价参考标准。这样一来,整个货运行业的运价将有据可依,货运市场环境也会得到有效改善。
无疑,只有企业、协会、监管部门都行动起来,建立商业规则,形成良好的业态,才能实现公路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事实上,近年来,从相关部门取消部分运营车辆《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到优化驾驶证考试内容和程序,推出机动车电子驾驶证、便利货车在城市道路通行,再到16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这些无不体现了国家有关部门对货运从业者的理解和关怀,对于改善卡车司机从业环境,推动货运行业健康发展也有着实质性意义。
无论是疫情管控,还是公路运输乱象的治理,抑或是建立货运市场运价调整机制,都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深入一线做足调研,多听取来自一线从业者的意见,出台更为科学、合理、人性化,且符合运输行业实际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地为一线从业者排忧解难。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